快3信誉好的老平台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[“火车头”党建提升工程] 人文学院:“党建+”引领打造新时代的“新铁军” ——攻坚克难领跑项目申报 多措并举激发科研活力
发布时间:2022-10-19       发布者:严荷君       浏览次数:

人文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,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始终立足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这一根本问题,构建良好人才培育生态环境,助力教职工成长、学生成才,坚定弘扬“火车头”精神,以“党建+”引领打造新时代的“新铁军”教师、学生人才!

党建+科研引领,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。

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,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,始终把握政治引领、举旗定向,坚定不渝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引领广大科研人员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学院党委通过汇集“六个力量”(信仰的力量、理论的力量、组织的力量、文化的力量、实践的力量、制度的力量)的党建工作体系建设,做好了聚人心工作,起到了发挥政治引领、把握方向、凝聚思想、提振精神、推动改革的重要作用。

近年来,学院党委领导全体教师统筹谋划,不断做细做实科研申报工作,组织广大教师精心准备、严谨论证,充分利用项目申报数量资源,提升申报质量。2022年9月13日,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示了《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》,人文学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,立项总数创学院历史新高,同时也包揽了学校今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所有名额。获得立项的是,胡卫萍老师的《文化数据产权交易法治保障研究》,张祥志老师的《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转化创新的版权保护研究》,于辉老师的《智慧司法建设中的案件事实认定之非形式逻辑方法研究》。其中,此次立项是胡卫萍老师个人的第三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,张祥志老师的第二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。该项成绩的取得是学院党委不断持续高度重视科研工作、不断凝聚研究力量、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、优化人才引育的重要成果,也是学校党委一直以来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、全面持续跟进的成效。

党建工作引领科研业务发展,一方面在于凝聚人心。学院各科研队伍的骨干大多是党员,这些党员同志在科研攻坚克难中发挥了“领头羊”的作用,能够提振团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增强团队的凝聚力。另一方面在于资源合理配置。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,团队作战特点突出,通过组织统筹跨部门、跨领域的科研力量,建立协同机制,抓实团队建设,凝聚攻关合力。

回顾人文学院近年来的科研工作,学院2020年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,2021年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,2022年获得3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,数量上一直位列学校前茅。新成立不久的铁路法治研究院紧扣学院“交通特色、轨道核心”的办学定位,因铁而生,主动作为,聚焦铁路法规政策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连续两年获批国家铁路局资助经费最高的20万元项目总共3项。学院法学系多名年轻党员博士,潜心科研、深耕细作,在国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,成为我校“新铁军”的重要成员。

党建+引育并举,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。

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,人才是科研工作的核心力量,也是一个学院发展的不竭动力。学院党委一直以积极的举措发现人才,以开放的胸怀使用人才,以有效的政策保障人才,努力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。学院党委领导班子通过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、人才座谈会,制定了引进人才的工作意见、同时设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,开展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,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。三年来,学院围绕激发活力创新人才政策体系,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。

引才方面,不断拓宽引才渠道。通过院领导亲自招聘、大力开展宣讲推介、海外校友推荐、境外访学教师引荐等方式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10余人。通过加大校企合作,依托承办“世界VR产业大会”、“赣江知识产权论坛”等高端会议持续加大引才力度。

育才方面,不断完善育才体系。学院在人才“引、育、用、留”各环节都“唱主角”“担主责”,使人才引得来、育得出、用得好、留得住。学院不断创新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工作,选派优秀教师赴海外访学、选拔骨干教师去政府部门企业挂职锻炼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企合作、加大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力度……通过构建人才培育、交流、成长的科学体系,帮助学院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。

党建+制度完善,营造风清气正好氛围。

完善的制度是聚才用才的基石,也是激发人才创新热情的保障。学院党委不断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,围绕人才绩效日常考核难、专项考评不精准等问题,通过科学设计、多元评估,分类考评、研究出台考核的具体办法。先后出台了《人文学院绩效工资二次分配方案》、《人文学院教师合格津贴、奖励性津贴发放办法》、《人文学院科研项目申报奖惩通知》等建设性文件,建立人才考核职称评聘的科学评价体系。

坚持破“四唯”与立“新标”并举,对论文数量和级别不作硬性要求,差别化设置论文标准,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、创新成果,增加技术创新、专利、成果转化、技术推广、标准制定、决策咨询、公共服务等评价指标权重,将成果造成的社会影响力,取得的社会知名度等作为人才考核的重要内容。2022年配合学校的高水平科研成果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《人文学院高水平科研成果绩效评价细则》,进一步对科研人员的成果的创新性、实用性进行更为科学系统的考评。

探索实施多元评价机制,尊重不同岗位、不同层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和成长规律,创新建立社会化评价机制。在教学评价方面,建立完善由学生、学生家长、教师、学校四方评价教师机制,从师德师风、教书育人、爱岗敬业等多方面衡量评价。在科研评价方面,建立科研成果、转化成果、实践成果三方评价教师机制。从论文、课题、领导批示、获奖、校企合作、对外交流等多角度进行全面评价。

党建+服务保障,助力研究成果稳落地。

完善的制度需要更加优化的服务保驾护航。近年来,学院党委通过落实落细一系列服务科研的具体举措,助力科研成果平稳落地。资源管理方面,落实基础条件保障,加强资源共享,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及效益,全力做好科研条件支持保障工作。人员管理方面,行政部门强化服务意识,努力为师生提供“零距离、零时点”服务,使他们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中,无后顾之忧。

建立科研项目申报服务体系。从课题的政策、选题、初稿到打磨、终稿、提交、评审,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。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讲课的形式进行政策解读和选题筛选,为科研人员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支持。初稿和打磨本子阶段,学院也会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指导,确保有实力的项目打好基础。提交和评审阶段,学院会持续跟进,及时发布修改或者入围信息,把握课题进展。近年来,学院在国家社科、教育部人文、省社科、高校人文等重要项目上已经形成科学成熟的申报机制和奖惩机制,为科研人员的项目申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支持。

营造温馨人文氛围。通过定期组织院内师生运动、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等方式,加强师生们的联系沟通,协调解决师生们在工作、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,切实提高师生们的获得感、集体感、荣誉感。组织开展“人文女神节活动”、“人文运动会”、“人文合唱比赛”等活动,充分提升师生们的幸福感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,在全院营造和睦温馨的人文氛围。

下一步,学院党委将持续贯彻落实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,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、共发展,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,完善人才引育制度,提升行政服务水平,动员和整合全院力量打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共进、与行业企业发展共赢的科研型学院,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
(责任编辑:葛倩



快3信誉好的老平台-快三信誉平台 ©版权所有

电话:0791-87045413 邮编:330013 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808号